close
換了一支Nikon D7000,於是興沖沖再到羽球場幫兩個兒子拍打球的照片。其實過去就曾用D50拍過,只是拍羽球照片對相機和鏡頭的挑戰都相當大,因此當時並不滿意。用D7000拍了幾次,似乎改善的也不多,看來有理由買更好的相機和鏡頭了。以下就將設定與要領紀錄下來:
1. 儘量找不面對光線的方向,畫面的效果與人物的清晰度都會好很多。
2. 以M模式為主,速度1/250、1/320或1/400,光圈2-4,ISO 800-3200,先拍一張試試看再調整。在光線不足的地方,D7000即使ISO 800效果仍不甚理想,ISO降低快門速度根本拉不上來,可是動作又那麼快,真是難。光圈放大也是為了快門速度,否則光圈適度調小應該會提高清晰度。
3. AF-C或AF-A,D7000在AF-C與AF-A間的自動判斷還蠻準的,只是如果確定要連續拍攝,我還是大多調AF-C。
4. 中間對焦點或3D追蹤,不太感覺得出差異,大多還是用中間對焦點專心追人。
5. 連續AF模式優先-快門釋放,不能設對焦優先,以確保按了就拍。
6. 追蹤對焦連Lock-on要關,確保隨時連續對焦。
7. 快速連拍。
8. 隨時將對焦點對準人,半按快門,以隨時保持對焦在人身上,要照時才會準焦。
D7000有U1、U2兩個使用者自訂的設定,可以將以上的設定儲存在裡面,這樣就不會臨時要拍又漏了哪項設定。
拍羽球動作困難的原因是室內的光線不足,動作又非常快速,尤其球拍前端和球,雖不需很清晰至少也要有個影子。
為了自動對焦的快速,AF-S鏡頭可能會比較好,正廠可能比副廠好。
1. 儘量找不面對光線的方向,畫面的效果與人物的清晰度都會好很多。
2. 以M模式為主,速度1/250、1/320或1/400,光圈2-4,ISO 800-3200,先拍一張試試看再調整。在光線不足的地方,D7000即使ISO 800效果仍不甚理想,ISO降低快門速度根本拉不上來,可是動作又那麼快,真是難。光圈放大也是為了快門速度,否則光圈適度調小應該會提高清晰度。
3. AF-C或AF-A,D7000在AF-C與AF-A間的自動判斷還蠻準的,只是如果確定要連續拍攝,我還是大多調AF-C。
4. 中間對焦點或3D追蹤,不太感覺得出差異,大多還是用中間對焦點專心追人。
5. 連續AF模式優先-快門釋放,不能設對焦優先,以確保按了就拍。
6. 追蹤對焦連Lock-on要關,確保隨時連續對焦。
7. 快速連拍。
8. 隨時將對焦點對準人,半按快門,以隨時保持對焦在人身上,要照時才會準焦。
D7000有U1、U2兩個使用者自訂的設定,可以將以上的設定儲存在裡面,這樣就不會臨時要拍又漏了哪項設定。
拍羽球動作困難的原因是室內的光線不足,動作又非常快速,尤其球拍前端和球,雖不需很清晰至少也要有個影子。
為了自動對焦的快速,AF-S鏡頭可能會比較好,正廠可能比副廠好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